王兴业创业发展的奥秘
2012-12-3 11:1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326| 评论: 0

安徽桃花源工贸集团位于合肥新城西侧,是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徽省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王兴业先生于1984年开始创建的。目前,集团下设安徽桃花源实业有限公司、安徽桃花科技园置业有限公司、安徽桃花源园林花卉有限公司、肥西科源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及桃源大酒店等八个子公司和一个分支机构,经营项目涉及餐饮、购物、房地产开发、园林花卉、小额贷款等。公司先后获得“安徽省明星企业”、“省优秀民营企业”等部、省、市部门和单位颁发的各种奖牌、称号和荣誉证书近百项。 

    多年来,潮起潮落,多少企业断戟落马,毁于一旦。而桃花源却稳步前进,不断发展。总结这位民营企业的成功经验,将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桃花源”最早的拓荒者

早在宋代,合肥西乡二十埠一带就有“桃花城”的传说。说是一位放蓬鸭的人,鸭杆插地变成桃树,桃树的十个枝头上有九枝都绽开了鲜艳的桃花,惟有一枝光秃秃的没有开花。有人信为吉兆,便有歌谣曰:“十枝桃丫九枝开,一枝等着状元来”。于是人们就有了“出个状元在此建造桃花城”的梦想。

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多少年、多少代过去了,状元未出,城池也未筑。直到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埠一带的黄土地才变成了黄金地。先是有了桃花工业区,接着有了合肥经济开发区,世纪之交又有了安徽大学城,纵横的大道、如林的高楼生长着新城的神话。可以说,古人的梦想正变为现实,“桃花源”的宏图正在合肥西南的土地上崛起。而最早在“桃花源”拓荒的人,便是安徽桃花源工贸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兴业先生。

    1984年,王兴业还是肥西化肥厂的车间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就他个人来说,企业效益好,又是中层干部,工资月月不愁,待遇同样享受,与周围人相比虽不算富裕,但吃穿不愁。当时政策有了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说法,这使他隐隐约约感到社会正处于一个变革的阶段,向人们提供了一种机遇。因此,王兴业决心顺应这个潮流,抓住这个机遇。他毅然辞职,卖掉了家属开的一个小店,以数万元与人合股,筹划办一个自己的实体。

    王兴业瞄准这块地方是经过精心考虑的。这年夏天,他带着一壶水,两筒麻饼,坐到合安公路旁的荒草丛中,一坐就是两天两夜。干什么?计算合安公路上的车流量。他一边看着手表,一边数着过往车辆,计算着一分钟有几辆车,一个小时有几辆车。两天呆了下来,他一计算,一天路过的车足有3000多辆。他心里盘算着,这么多车,只要有百分之一停下来在这里食宿,这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啊!经过这次现场考察,他决定办一个餐馆兼有停车的综合商场。

    1984年10月18,桃花源商场破土开工了。创业之初的艰苦是难以言尽的。为了节省资金,王兴业和他的伙伴们搭起了“老鸭棚”,滚稻草,吃塘水,自己放线挖土,搬砖砌墙。寒冬腊月,天气无常,而当时的“形势”也是说变就变,社会上对私人办企业更是非议种种。正值一层楼的墙体刚刚砌好之时,有的股东拆股,有的职工走人。王兴业焦灼之中,诌了四句顺口溜:“大梁未起来,材料没钱买,股东要推股,债主催还债。”这个顺口溜可以说是他当时焦头烂额的写照。

    桃花源在经历许多磨难后,终于开业了。开业时没有举行任何庆典,也没有剪彩,不是不想创造热闹的气氛,而主要是缺钱。当时只有十几个人,一座空楼。桌椅靠职工自带,餐具靠东拼西凑。王兴业苦中作乐,拟了一副对联:赊酒赊烟赊豆腐,借盐借油借生姜。横批是:凑乎开业。

    桃花源在艰难中起步,创业伊始,和王兴业一起起家的三位股东三进三出,屡分屡合,最后只有他一个人咬定青山不放松。初开业由于酒店规模小,停车少,每天营业额仅在两百多元。除去开支,他把每一分盈余都存入银行。当时,王兴业能精确到每次存钱数的元、角、分都记得。正是靠这种数着钱花、数着钱攒的精神,以少积多,逐步发展。一年之后,他手中的盈余已达到数万元。

    敢于辞职,勇于创业,使王兴业的私企发展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

    不断发展的奥秘

    历经30年的奋斗,桃花源工贸集团从一开始投资数万元到现在的总资产数亿元,可以说增值数千万倍,这不能不说是改革开放创造的一个奇迹。

    三十年前,与王兴业一道起步的私营企业家,今天都销声匿迹了,惟独王兴业这颗企业明星还在熠熠生辉。探索桃花源不断发展的奥秘,就会发现王兴业与众不同的经营管理之方。

    1、桃花源发展的成功是王兴业理性运作、滚动发展的结果。

    1984年起步的桃花源,当年1号楼仅盖了一层,直到1987年,才加盖了第二层,1988年,才加盖了第三层。五年完成一幢楼,速度是慢了点,但可见创业之初的王兴业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

    十年之间,王兴业在手中余资不多的情况下,把有限的资本用在刀刃上,先后五次加盖了四幢楼,扩了三次围墙,做了两次停车场的地坪,办了一个商场,一个汽车修理厂,初步形成了桃花源的规模。王兴业硬是凭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完成了一个私营企业的资本积累。

    2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王兴业发展企业的劲头更大了。这年,他用手中所余资本征了数百亩地。当时,合肥经济开发区还没有起步,大学城尚未成为规划,位于省城和县城之间的桃花源周围更是一片荒地。见王兴业花钱买地,许多人不理解,认为他买一片荒地毫无用处。但王兴业笑了笑,不置可否。但在他的心中,对这片土地的价值是十分清楚的。他看到了合肥新城向西南发展的趋势,他有信心将这片土地推向增值的方向。

    最初,王兴业在这快土地上修渠挖湖,栽树插花,筹建一个花园式的娱乐中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大更好的机会终于来到了。2000年,大学城开始动工,而桃花源恰恰处于大学城的中心。

    世纪之初,王兴业最大动作是开发了占地600亩的“翡翠花园”住宅小区,这个小区紧靠大学城,是一个集住宅、商业、宾馆、科技为一体的综合性小区。小区东边近40亩的水面,波光粼粼,购置出亲水情结,宜人空间。小区内精雕细作,户型经典,特别是智能化管理和专业性服务,在合肥地区都是一流的水平。“翡翠花园”小区因其造型新颖、功能齐全、质量可靠而获得顾客的青睐。 

    王兴业凭自己的眼光和胆识,购地筑巢,置土生金,进行第二次创业,使自己跨入了“安徽富豪”的行列。

3、王兴业在企业管理上有“三个一点”的经验之谈。所谓“三个一点”,即:国企的经验保留一点,外企的做法学习一点,私企的管理创新一点。

为了体现“三个一点”管理办法,王兴业还亲自起草制定了许多管理制度,如干部的十大工作作风,归纳为十个字:一要诚,二要快,三要准,四要实,五要细,六要透,七要精,八要担,九要通,十要变。对各种管理制度,王兴业不仅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还落实在行动上。1995年,一位姓马的职工提了一条扩大业务方面的建议,王兴业一次性奖励他4000元,并晋升一级。

    企业制度不仅是约束员工的,也是约束法人的。在企业管理中,王兴业杜绝“一言堂”。力戒家族式管理,按现代企业制度办事,是桃花源能够不断发展的有力保障。

4、王兴业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在他的主持下,提炼和制定出桃花源企业文化文本。   

桃花源的企业文化从职工教育入手,所有刚进厂的新员工必须接受为期三天的企业文化培训,主要内容就是企业的创业史、企业理念等。

    桃花源先后成立党支部、团委、工会等群众组织。在桃花源,这些组织并不是虚设的,而是真正发挥着应该发挥的作用,尤其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通过举办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艺活动、劳动竞赛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来促进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些年来,桃花源先后投入二十多万元,兴办了图书室、阅览室、员工舞厅,让员工可以有书读,有报看,自娱自乐。每逢法定节日或传统节日,桃花源都要举办联欢会、舞会等。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桃花源已形成了良好的社会信誉。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桃花源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表扬信和感谢信达200多封,锦旗30多面。

2003年初,桃花源组织管理人员、老员工开展了关于“桃花源精神”的大讨论。通过大家对桃花源二十年发展历程的回顾,深度挖掘桃花源在创业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并结合时代特征,最终提炼出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精神——桃花源精神,即: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顾客至上的诚信精神,创新求上的开拓精神,全面向上的团队精神。     

企业管理的经典

    面对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王兴业还经常自学一些现代科学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特别留意与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在消化了纷繁的理论和经验后,结合自身的实践,总结出四条通俗简洁的律条,既:对顾客热情服务,对员工关心爱护,对自己严格刻苦,对社会无私赞助。

    这四句话,也可以说是一种企业管理的经典。

    1、对顾客热情服务。桃花源的主体企业是服务性企业,在管理方面,王兴业首先抓好服务。在质量上做到四好:一是烹饪技术好。他先后花费数万元,选出10多名厨师到外地掌握全国各大名菜系特点,能接待不同规格、不同地区的客人。1989年,合肥市举办农民电影节,著名演员牛奔、毛永明等作为嘉宾到桃花源作客,由于菜的口味好,演员纷纷要求为掌勺的老师傅敬酒,结果看到站锅台的竟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这使他们大为赞叹。二是卫生条件好。把好卫生、餐具消毒和食品保鲜关。1994年夏天,桃花源冷库夜间发生故障,库内数百斤鸡、鱼、对虾、毛蟹轻度变味,他们没有以次充好,卖给顾客,而是全部埋入地下。三是服务态度好。凡经过车辆24小时随住随吃全天有洗澡水,车辆冬天难发动保卫人员及时提供热水。四是安全保障好。住进桃花源,人货都安全。开业以来,没有发生一起失窃现象,服务员拾到顾客手表、现金、衣物100多次,现金34000多元,照相机等贵重物品76件,均能物归原主;助人为乐的典型事例162次,收到顾客或其单位的表扬、感谢信件(电话)270封(次),仅锦旗就有30多面。

    在合安路驾驶员中,传颂着“经理还梨”故事。那是198610月,有位来场不久的职工,酒后顺手从一辆砀山梨车上拿了四个梨子。第二天清晨,货车已经离场。王兴业知道后,立即带着职工乘车追赶十多公里,先陪了梨钱,又向车主诚恳道歉。车主感动地说:“王经理,跑这么远的路,油钱都超过了梨子钱,你太认真了!我们常年在外,梨子被拿也是常事。”王兴业对这位司机说:“你在别的地方少梨我不管,但在我这里少一个梨我都有责任。”回店以后,王兴业以这个事例在职工中开展大讨论:“四个梨子拿掉了什么?”最后职工们一致认为:四个梨子拿掉了顾客对我们的信任,四个梨子拿掉了我们对顾客的责任心。从此,任何货车在桃花源车场都没有东西丢失的现象。

    1989年冬天,山东烟台的一位货主扛着一筐苹果找到王兴业办公室。原来他常年在外跑水果运输,所有住宿处,未丢失水果现象就在桃花源一家停车场,所以他要送一筐苹果表示谢意。推辞不掉,王兴业只好象征性地收了一个苹果。这位山东大汉临走时说:“老王,今后凡我认识的司机,走206国道不到桃花源来住,我就不够朋友。”

  1991年大水,部分道路被淹,滞留在桃花源的司机达100多人。这时市场大米、副食品价格陡涨,部分职工要求饭菜涨价。王兴业对他们说:“我们现在如果是顾客会怎么想?我们不能发难民之财啊!”为此,他要求厨房不但不能涨价,对确实无钱的顾客还免费供应饭菜,免费住宿,十几天下来,财务部一核算亏了4万多元。大水退去,有的司机没钱,无法上路,王兴业就派专人登记,根据情况每人借给200-800元。后来这些司机绝大部分寄回所借的钱款,有的顾客还寄来感谢信,其中一个顾客写道:“合安古道出新葩,环水临山朴无华,诚招海内天下客,不愧庐阳第一家。”

    2、对职工关心爱护。有些人认为,企业管理就是对劳动者的管理,不让他们有丝毫的懈怠和懒散,从而忽视对资本的管理,更没有从资本与劳动的最佳组合,形成最优生产力,才能创造出最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保证桃花源有一支热爱本职,相对稳定的职工队伍是抓好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公司职工朱某38岁未成家,他自己急,当经理的也急。王兴业数次托媒不成之后,便在职工中悬赏,谁能为小朱介绍对象,奖励“凤凰牌”自行车一辆。后来对象谈成了,新婚时公司安排了一套60的住房,王兴业个人送礼400元。并对牵线的红娘也兑现了承诺。在婚礼的喜庆气氛中了却了一个职工的心愿,也了却了王兴业的一个心愿。从此桃花源多了一个敬业实干的职工。

    1993年,女职工刘良梅下班后去县城办私事被车辆撞伤。其家庭十分困难,无钱医治,而肇事单位又濒临倒闭,无力理陪。按说,发生的事不在上班时间,不是因公受伤,公司完全可以不予过问。但王兴业考虑到情况特殊,立即派人把刘良梅送进医院,除医疗费用全部承担外,还派专人护理,送菜送饭。刘良梅因腿部需要新植皮,共花医药费两万多元。

不单对刘良梅如此,凡是公司职工生病,都能及时送医院治疗。对于需动手术治疗者,如无特殊情况,总经理王兴业都要亲自守护手术室门前,直到手术顺利结束后才离开医院。桃花源的职工大多来自农村,考虑到本地风俗,职工除享受国家法定假日外,传统节日也安排轮休,让职工回家团聚。逢年过节,也都安排集体会餐。春节期间,除发慰问品外,只要职工家住的地方能行车,全部用车辆接送。对于工作有一定成绩的职工,还定期组织他们到风景区游玩,让他们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美和生活的乐趣。   

王兴业对职工关心爱护,职工也爱岗敬业,桃花源形成了一种文明正派的良好气氛。王兴业从实践中体会到:有些东西靠金钱是买不来的,如忠诚、信赖、无私,这种品质和信仰是无法用金钱换取的。

    1987年桃花源来了一位日本老太太——八木个谷妙子,到目前为止她已到桃花源来了40次。在日本她是东京株式会社社长,中日友协会员。她到安徽听说桃花源是个私营企业后,决定来看看。除了桃花源热情、真诚的接待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外,最使她感动的是:职工在下班之余能自觉地到建筑工地参加劳动,把断砖一块块拣起来码好,把地上的铁钉拣起来砸直放入工具箱以备再用;公司驾驶员拉回砂石后主动参与卸车;部门经理下班后仍然经常回岗位转几转,恐有什么问题。对此,她感到不可思议。她说她到过中国不少企业,即使是日本,也没有看到责任心这样强,对企业法人如此忠诚的员工。职工已能真正感受到,桃花源的资本不单是王兴业个人的,也与职工自己息息相关。为此,她对桃花源刮目相看,并决定与王兴业建立合作关系。

    王兴业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从小家境贫寒,小时侯父母谆谆教诲他:“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唯艰。”一旦有挥霍的念头,他就想起父母的教诲和自己创业时的艰难困苦。他以对自己严格刻苦作为创业、兴业的信条。王兴业的大女儿结婚时,他送的嫁妆就是一台黑白电视机,还不如他送给普通职工的礼重;他的大儿子上大学也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按月寄给几百元的生活费,没有丝毫特殊;他的老伴和儿女们非因公外出,坚决不准使用公司车辆。他对子女们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富裕的生活要靠自己劳动去获得,有作为的人要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花自己的钱。”万幸的是孩子们也都理解父亲,能健康地走向社会,成为有用之材。

    正因为王兴业和公司的所有职工始终保持一股艰苦创业的锐气,把收入的每一分钱都作为资本原值,积少成多,投入再营运。公司才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发达。

    3、对社会无私奉献。王兴业牢记小平同志的两句话:一句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句是国家兴盛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他响应党的政策兴办桃花源工贸集团,既有施展个人才能的愿望,也有社会责任感的驱动,目的就是为家乡人民的共同富裕贡献一部分力量。

    王兴业认为纳税是一位企业家的责任和品质。“资金再紧张也不能拖欠”,这是他给财务部下的一道“圣旨”。十几年来,他们就是这样做的,从没拖交一次税,欠过一分钱。1993年,桃花源投巨资征地建房,兴办商业批发市场之后,公司资金十分紧张。到交税时,王兴业决定暂时停发职工工资,及时如数地交完税。有的职工被推迟了半个多月才拿到工资,但他们都能理解。桃花源不仅是本地纳税大户,还连年被评为“纳税先进单位”。近年来,桃花源又成为肥西县纳税第一户。

王兴业不仅按章纳税,对于一些社会事业也是慷慨解囊,乐于奉献。1991年发大水,他累计救济灾区钱、物折合人民币近8万元。1993年,公司附近的肥光乡田埠、吴郢、李河等四村不通公路,他一次性拿出40万元,修了一条长11.5公里的砂石路,极大地加快了这一带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对于肥西县“二八一四”工程、派河治理工程、马路拓宽、残疾人福利院、幼儿园、学校的危旧房改造、希望工程、光彩事业、文化活动等等,他都乐于相助。30年来,王兴业累计赞助社会福利事业近千万元。   

王兴业认为:企业不是一家之产,一己之财。财富是社会的。他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他回报社会的心愿。   

    王兴业创业发展的步子越跨越大。在酒店餐饮行业上,他的仍雄心勃勃。计划投资5-10个亿构建一座“五星级国际大酒店”,一座39层的“冠军酒店”。

这就是王兴业,这就是他的桃花源工贸集团,他们用自己的优秀品质和创业精神谱写着新时代的创业之歌。


王总在世界论坛发表讲话



王总在英国考察



王总工作照



安徽桃花源工贸集团 Powered by Discuz! 2.5
皖ICP备12019515号 © 2001-2012 Comsenz Inc.   皖ICP备12019515号
回顶部